135影院

公告: 看VIP电影电视剧就上【135影院】 ab135.com

《百炼成钢》:百年热血澎湃,浪漫至死不渝

2021.06.18

这是鲜喵的第 1682篇吐血原创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这块“钢”,是怎样炼成的?

不妨看看湖南卫视热播的《百炼成钢》是如何试着回答的。

有点意外,《百炼成钢》一开场,就是一个3分钟的一镜到底。

在人生万象、聚散离合的码头侯船室,有艰难讨生活的穷苦百姓,也有买香烟、擦皮鞋不给钱的军官,有穿金戴银的富太太,也有捧着《新青年》看《狂人日记》的学生,还有突如其来的停电、混沌、黑暗……

毛泽东送别即将登船赴法的挚友蔡和森,他说:“国人在黑夜里呆的时间太长了,他们需要光啊。”

从背景画面到人物台词,明里暗里似乎都在告诉你,1919年的中国,沉疴难愈,救国救民已然刻不容缓。而当毛泽东在一片幽暗里划亮那根火柴,你会相信,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是那个可以为中国找到光,找到出路的人。

从一根火柴的微光,到汽灯亮起,照亮了一大群昏昏然的中国人,再到旭日东升、其道大光,给了这部剧一个意境辽远的“开场白”。

这一年,毛泽东26岁,蔡和森23岁。

《百炼成钢》比较有心的一点,是在每个人物出镜的时候都标注了年龄、身份。

瞿秋白21岁担任北京《晨报》特约通讯员,25岁成为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毛泽东出席中共一大时28岁;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29岁……

这样的画面设计其实很照顾观众视角,也尤其会在年轻观众和角色之间建立一种“同感”,大家多半会想,同样的年纪,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我做在什么?这种潜移默化的鞭策力量虽无形却又可感,值得仔细回味。

同样值得细品的,还有《百炼成钢》在画面细节上的相互呼应,就像是这一幕:

飘着冬雪的北京,毛泽东站在李大钊先生家的小院子里,第一次听到了俄语版的《国际歌》,即便听不懂俄文,但内心却是无比激动;

而在上千公里外的哈尔滨,瞿秋白伫立在白雪纷飞的街头,在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的俄国人口中,也是第一次听到这首《国际歌》,同样由衷而叹“竟如此深情雄壮。”

两个20多岁的热血青年,不同的时空,却是同样的热血澎湃。

音乐无国界,即使语言不通,那振奋人心的曲调,同样能感染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与很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主要聚焦于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不同,《百炼成钢》走的是“刚柔并济”的路线。

“刚”,是革命者的豪迈热烈,是革命者前赴后继,血洒疆场,向死而生。

翻一翻党的历史,大部分人在投身革命之时都是青春正好的年纪。

惠州之战,周恩来兵行险招,想出了“步炮协攻”的方案。但这一方案,炮弹稍有偏差,便会炸伤自己人。危急关头,22岁的陈赓挺身而出:“我打头阵,保证你的炮弹炸到哪里,三十米之后,就是我和敢死队。”

而多少人牺牲时,同样风华正茂。

在秋收起义的战场上,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部队突击,不幸中弹牺牲,一个鲜活的22岁的生命在炮火中倒下了。送别式上,大雨瓢泼,毛泽东和战友们高唱着《国际歌》,为他送行。

最近这一百年的历史上,有太多像这样的“意难平”。

借陈望道之手,《百炼成钢》装订了一本“英烈谱”:张太雷,恽代英,向警予,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牺牲时,都年仅二、三十岁。

柔,是革命者内心的家国眷恋,是硝烟战火中的携手同行,是心之柔软,是爱之坚韧。

动荡的年代里,家人之间其乐融融,总是格外珍贵。

《百炼成钢》里,有两个关于“父亲”的镜头很有意思。

“北李”李大钊。

北方寒冷的冬日里,院子里,赵纫兰像往常一样忙里忙外,李大钊先生正陪着一双年幼的儿女,一句一句地耐心教他们唱俄语版的《国际歌》。他是伟大的革命先驱,但他也是平凡人家的父亲、丈夫。

1927年,李大钊牺牲,“南陈”陈独秀跟这位与他携手建党的“老搭档”天人永隔,就在1927和1928年,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也在不到一年内先后牺牲——老大的尸身一直都无法找回,给小儿子亲手包红豆粽子的承诺,也永远都来不及履行了。

端午佳节,49岁的陈独秀独自一人,坐在糯米、粽叶散落的房间里,窗户透进屡屡光亮,照在这位老父亲身上,愈发显得凄清孤独……

同样令人慨叹的,还有两件信物——一块怀表,一颗纽扣。

毛泽东和杨开慧,没有三媒六聘,没有凤冠霞帔,放到现在,几乎是“裸婚”。

在那个一别就恐难再见的时代,两人是夫妻、亲人、家人,更是战友,而毛泽东曾时刻带在身边的,就是杨开慧送他的怀表——刻着一个“杨”字,而这块表后来也陪伴毛岸英,踏上了朝鲜战场。

我失骄杨君失柳。

得知杨开慧被捕牺牲的那场戏,饰演毛泽东的王雷第一次在剧中流下流泪。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浪漫,叫“秋白之华。”

都知道,瞿秋白曾亲手为杨之华篆刻了一枚“秋之白华”的印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艺而浪漫,而杨之华表达“浪漫”的方式,却是另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看到瞿秋白的上衣缺了一颗扣子,杨之华把自己大衣上的金色纽扣剪下来,替他缝上,瞿秋白就义之前就是穿着这件衣服,留下了自己在世间的最后一张照片。

16年后,50岁的杨之华凭借当年那颗纽扣,终于辩认回了丈夫的遗骸……

一百年来的风起云涌,一百年来的披荆斩棘,一百年来的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这块“钢”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这肯定不是一部《百炼成钢》可以完整书陈、回答的,但它可以成为“棱镜”的一角,以自己的方式,存照为念。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