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影院

公告: 看VIP电影电视剧就上【135影院】 ab135.com

“姐姐来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带来新讨论

2020.06.15


关于“姐”的定义,娱乐圈年年有新。诚然,“妹妹”们终将成长为“姐姐”,而关于“姐”的认知“变革”,更植根于互联网时代大众审美诉求的日新月异。光这两年,“姐”就故事不少。



从海清、姚晨、梁静等为“中生代”女演员发声,



到路遇不公便“拔刀相助”的“姐姐来了”,



再到刘敏涛《红色高跟鞋》的“姐”之蔑视,



最终踏踏实实落在这档全民热议的节目之上——破浪的姐姐》管它“乘风破浪”还是“兴风作浪”,你姐真的来了。随着上周五节目开播,三十位姐姐闪亮登场,关于“姐”的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


1.“姐”系:年龄新定义


最近的女团节目真不少。



今年开春以来,漂亮妹妹们连续“霸屏”,超过二十五岁,基本就成为了团里的“大姐姐”,“青春”“创造”是这些节目最大的主题。


《乘风破浪的姐姐》也是女团,但它首先从年龄上来了一场切割与颠覆。从三十岁到五十二岁,超越了传统观念对女团人设的全部想象。


节目一经播出,有个话题火了,网友们颇为感慨的共鸣点是——看完《乘风破浪的姐姐》,年龄突然变得不再“可怕”,变老也许并不意味着衰弱和低潮,反而是我们正用时间雕刻着自己新的人生。



其次,参与节目的姐姐们,都是在自己领域有所建设的影圈前辈,她们有演员,有歌手,有主持人,也有专业的唱跳艺人。她们带着“玩心”来到这里,个个独立自信,带着某种姐姐独有的魅力。



实际上,对“姐姐”的大众审美认同酝酿已久。抛开女权主义的观念发声和“姐弟恋”的社会实践不谈,近些年的演艺圈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大众审美倾向的变化,女明星们不再把自己包装成长不胖的“吃货”,温柔可爱且情绪稳定的“乖乖女”,而是开始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不快甚至“(微)整形”经历。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促推大众对于女性审美的观念变更。


“哥”“姐”“爷”“男朋友”成为许多女星在粉丝面前的自我定位,“妹妹”身份则不再如从前般讨喜。



也有社会学专家提出“抗议”,认为男性称呼的自我包装,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某种形式的男权崇拜,而女星们的“跟风”本质上则是对粉丝文化的迎合。就理论而言,此语听似有理,但此处如果引入一个“姐”字,其根基不再,相关争议也将升级。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众对三十岁以上女性的“年龄歧视”和固有认知正在发生颠覆性改变。


2.“姐”系:审美“旧”观念


不得不承认,虽然《乘风破浪的姐姐》各平台评分均高,其选角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誉,节目播出迎来的却并不全是赞扬的声音。



矛盾最大的集中点就是“导师团”,而引观众反感的本质问题便在于旧的审美观念。


导师杜华在节目中列出了自己对于女团成员的基本素质列出的几大标准,包括颜值、身材、专业技能、团队精神等,这在其它女团中也许再正常不过的要求,放在这档节目中则显得格格不入。



对此,节目组后期字幕“求生欲”极强,专门标注这是导师的个人观念,与节目组无关。但《乘风破浪的姐姐》真的超越了我们以往的审美认知吗?对此,我们也许应该打个问号。



上线第三天,阅读量即达62亿的综艺节目话题,放置在任何一个对比体系中都是非常惊人的。就流量贡献度而论,节目组对“姐”这一形象的极致打造,远远重于各位“姐”本身的流量之和。



在这个关于“姐”的故事里,姐姐们上演了一场“宫斗大戏”,眼神、言语中都是“细节”。


初次见面时的寒暄被标上“‘姐姐’们的社交名场面”大字,观众对“30个姐姐在一起好可怕”“女人之间一定戏多”的想象,此时得到无限满足。



和她们在一起,“霸道总裁”的代表黄晓明“瑟瑟发抖”,“求生欲”爆棚,再出“加分项”金句。有网友问:姐姐们,一定就这么“难搞”吗?



与此同时,在这档节目中,姐姐们的颜值、身材、“显年轻”程度依然是关键议题。白、瘦、年轻、“男生看了想娶”...这些字句引来许多网友讨论。有人质疑,“姐姐”综艺没有真正突出姐姐们的可爱,也没有给出真正有价值的审美导向。



小编以为,此时发出结论性的感叹为时过早。姐姐们的“舞台”刚刚开始,节目调性也还待观察。唯独可以确认的是,在大众审美大浪潮的裹挟之下,《乘风破浪的姐姐》带来了关于女性及女艺人年龄身份的全新讨论,这本身是有价值的。


至于我们最终想要的,对于当代女性真正公平与理智的目光,还在长路尽头,等待我们步步走近。



标签:乘风破浪的姐姐 海清 姚晨 梁静 刘敏涛

相关新闻